1. 首页
  2. 问题详情

数学老师如何实现名师之路?有哪些过程必须经历,如何少走弯路?

数学老师如何实现名师之路?有哪些过程必须经历,如何少走弯路?
2023-08-17

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有条件多参加教研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利用好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容量,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2023-08-17

你好!我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很愿意帮助你。

从教师成长角度来说:

首先,你要自信!从专业上看(数学),你的知识储备肯定能够承担教育工作。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所以你欠缺的是“教”的方法,这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就我粗浅的认识来说,

1要能做到调动学生积极性,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2要能洞悉知识之间的脉络联系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从这两者出发,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这就需要题主认真地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原理,认真背下来,现在不了解没关系,在实践中你会有“顿悟”的一刻。

3、在从教一段时间之后,你会不由自主地思考教育的意义,不要停,思考下去。

下面说具体的做法:

1.看指导老师上课,记录,分析。一定要具体到各环节步骤,领会其设计意图。 2.看网络上的名师授课。学习其中一种教学风格。

3.独立备课,上公开课,请同事指导。

4.研读一些学科教育理论。了解一些譬如“支架理论”“建构主义”“最近发展区”等等术语,这是最枯燥的一步,实际上也可以做到相对轻松,那就是带着问题去读书。不推荐一上来就开始读大部头,从第一页往后翻,事实上这很难读下去。可以试试读一些带具体事例的书,然后为了解决某个自身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而去研读某个章节,这是最有效率的。

其次,一定一定要多出课,只要有机会就要争取名额出去讲课。对数学教师成长是非常有用的!

最后,人际关系这一块,要学会和领导同事搞好关系,这样有机会也会首先考虑你的。

一些粗浅理解,愿对你有所帮助。


数学老师很难成为名师

前不久,我观看了一个“数学名师论坛”,忽然在头脑中出现了一个命题:数学老师很能成为名师!当您看到这个命题时不知您什么感觉?如果您是一位数学老师您一定很反感,甚至是否定这个命题。但是这是我的一个真实的感觉和观点。

其实,您不用否定这个命题,因为我说的是“很难”并不等于“不能”,实际上其它学科的老师成为名师也很难,只不过数学老师“更难”。哈哈!您一定说我在“诡辩”吧!好了,还是让我说说对“名师”的一点粗浅的认识吧。

何谓“名师”?我读过李镇西老师的一篇文章《关于“名师”》中对名师作出了很好的界定。教师大体可以分为普通老师、优秀老师和名师。“上课好”、“成绩好”和“带班好”符合以上“三好”可以成为优秀教师了。但是从优秀教师成为名师除了具备以上“三好”的标准,还要看是否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如果,您在学校教育教学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您就是“校级名师”;如果,您在区县教育教学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您就是“区县名师”……依次类推。

怎样成为“名师”?要想在一定范围内成为“名师”,产生自己的影响,或者说用自己的优秀带动他人越来越优秀,就要做到李镇西老师指出的两条途径“能说”和“会写”。能在一定范围内作报告,传播自己的教育智慧;能把自己的教育故事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扩大自己的教育影响力。当前举行的一些“名师论坛”的目的就是锻炼老师们的演讲能力,分享他们的教育智慧,扩大他们的影响力,让他们无愧于“名师”的称谓。

怎样产生“名师”?名师不是教育行政部门或什么机构评选出来的,而是大家公认的。如果按照一定的 条条框框或者是按一定的标准打分计算按一定的比例评出来的是“优秀教师”或者“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认为:因为名师之“名”指的是其影响力,而“影响力”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并且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可能通过“评选”产生。现在评选各级所谓“市级名师”“省级名师”之类的做法是很荒唐的。

弄清了以上三个问题,您就比较认可:“数学老师很能成为名师”这个命题了吧。通过参加各级名师论坛和我所认识的数学教师来看,优秀教师很多,但是“能说”、“会写”的名师就不多了。就说我观看的这个“数学名师论坛”来说吧,这些老师确实是数学教学中的“优秀教师”,也可以说是按一定标准评选出来的“骨干教师 ', 但是离”名师“还相差甚远。因为,没有一个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和个性,更不用说”影响“他人的教育思想和智慧了。这也可以用一个官方调查来佐证:”您认为骨干教师发挥了”骨干“引领和带动作用“的调查中三分之二的老师认为基本没有。当然,这也不一定准确,但是也说明了”通过打分评选出来的“骨干”,离“名师”的路还很远!因为“能说”、“会写”的数学老师真的太少,特别在“写”的方面!数学老师解的题要比语文老师多,但是读的书可能要比语文老师少,写的文章就更少了。这可能是学科特点和专业素养的原因吧。

放眼全国知名的数学老师真是凤毛麟角,现在能行走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数学名师也就是吴正宪、华应龙、黄爱华等几位老师。再看看全国的语文名师,那真是群星灿烂、百家争鸣:于永正、李吉林、管建刚、王崧舟、薛发根、李希贵、窦桂梅、常丽华、韩兴娥……就连我最敬仰的魏书生、李镇西老师、我的导师张秀芳老师也都是语文老师。为什么呢?因为语文老师除了”能干“,还”能说“”会写“。

综上所述,名师是”自己培养自己“,“自己打造自己”,关键是自己。能否获得“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往往取决于别人——领导呀同事呀等等,有时候由不得自己。所以 人人不一定都能成为“优秀教师”,但可能成为“名师”,包括数学老师。

让我们用“数学老师很能成为名师!”这句话共勉,因为我也是一名数学老师!即使我们成不了“名师”,我们也要像“名师”一样去工作,尽力做到“上课好”、“成绩好”、“带班好”“能说”“会写”。

2023-08-17

首先要有结果,再有好的能吸引人的过程。

2023-08-17

名师是怎样练成的呢?无外乎有两点。一,学生(成绩)认可,二社会(领导)认可。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你想往上爬的话,如果不是领导认可的话,你可能就一辈子在一线教学了,当然如果你喜欢教学那也没什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呢?那便是。自己当老板。没有上司自己开网课。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认可成绩认可了。不管你教的多么枯燥,可如果,别人听了一堂课认真听就能提高一二十分,你想想。会是怎样的场面?即使教的再枯燥,我想也有学霸去听。这时候就需要名气了,因为你怎么让别人知道你教的好,所以说还需要重点培养自己班里的学生。只要能培养出一个清华的,你就算是顶级名师。学生认可社会认可离你就不远了。

2023-08-17

1、真正热爱数学教育,有天分、有热情,要把数学教好,而不是只作为谋生或者赚钱的手段;

2、每一个知识点,浓缩提炼、反复推敲,用最浅显、易懂、生动的方式教授出来。这是一个修炼基本功的过程,也是普通老师和名师之间的一个重要差距;

3、触类旁通、旁征博引,让知识点串起来,能在课堂上抓住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热情和兴趣,成为学生拥戴的老师,树立在一代代学生中口碑;

4、做好名师人设设定和宣传,抽出时间在抖音、知乎等社交媒体发声,成为KOL。


2023-08-17

优秀的数学教师,首先应该对数学问题感兴趣,不过,一般来说,这应该是他正式走上教师岗位之前的事情(当然,由于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的特殊性,它会与各个相关学科以及日常生活交叉融合,如果把由此涉及的知识也归到数学客观知识之列,数学老师肯定也需要在此领域终生精进)。也就是说,无论客观的数学知识多么迷人,一旦你正式走上了教师岗位,你就必须转向(最多视作调剂性的业余爱好)!那么,应该转向哪里呢?

关键一

第一个关键点,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学,不是让教师自己来解决2+3=5的问题,也不是让教师自己去解决什么样的图形才能谈周长(这些问题对教师来说,根本不是问题,甚至在马路上随便拉一个成年人,都不会成问题)……,而是你如何激发你所带班级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数学学习是好玩的、迷人的,他愿意跟着你一起玩,这是第一个大问题,也是大前提。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关键是你能否领会“存在关系先于认识关系”——一旦孩子喜欢上了你,那么,他们就会无比纯粹地喜欢与你相关的学科;更何况,数学问题本身也是迷人的!

关键二

第二个关键点,准确把握孩子在建构观念时遭遇的认知冲突。我们必须拥有儿童视角,那些对你来说不是问题的问题,对于孩子来讲,全都是问题——甚至是根本无法理解的小魔怪!作为教师,一定要意识到这点,如果想当然地认为孩子们都没有问题,那要我们教师做什么?事实上,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一定是问题,也就意味着一定会存在认知冲突,所以对于一个教师来讲,能否准确把握到孩子在建构一个新数学观念的过程中所遭遇到的认知冲突,就成了最最重要的考验。只有当你对孩子的认知冲突有非常准确的把握,你的教学才有了着力点。

不是说你(指教师)知道了“(长+宽)×2=周长”,你就可以当教师了,你必须非常准确地把握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哪里。比如,你要准确把握学生在建构生成“(长+宽)×2=周长”这个观念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当你明白了这个问题,你才可能协助他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教师存在的意义所在。当你明白了他的认知冲突在哪,教育才能真正的发生,所以了解孩子的认知冲突,才是最最重要的。

关键三

第三个关键点,通过前测等活动,了解孩子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怎么了解(孩子的认知冲突)的问题,这是一个策略和方法的问题,教育真正的策略和方法在这里。首先是你怎么了解学生的认知冲突?可以自己找问题,设计问题,去跟学生对话,或者设计问题变成挑战单,让学生先独立探索。提前对话,提前做挑战单,目的就是了解孩子的认知冲突在哪,他已有的认知经验是什么,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在哪里。当明白了这些,上课自然就可以围绕孩子们的认知冲突展开了。

所谓的课堂对话,就是围绕认知冲突展开对话。先把认知冲突,也就是典型问题(对于班级内大部分学生都存在的问题)摆出来,展开有效的课堂对话:小明怎么看,你同意吗?小红怎么看,你同意吗?不同意的话,请说说你的看法。在这个对话过程中,重要的不是教师能不能把这个问题表达清楚、逻辑性的讲出来,真正重要的是孩子之间能否真正形成对话,通过对话真正解决认知冲突,真正地建构生成新观念,因此,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坚决不能多说话!

因此,要想成为一个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专业教师,应当对诸如“孩子大脑当中发生了什么,他是怎么建构生成一个新观念的”等问题深深着迷,而不是对课本、习题集中的客观知识系统着迷!

对儿童大脑着迷,就意味着要去思考:孩子的脑子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为什么那么简单的周长公式,就是想不明白?这才是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真正需要着力的地方。

一句话,你必须对活泼泼的、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儿童生命本身感兴趣,它是一切矿藏中最最高贵的宝藏,它也许是天地宇宙见最深、最后的奥秘!


1.有一位大咖师傅,没有给你配教研员以上的,最好也是本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2.由众多高手帮你导出来的课,反复锤炼,其实你只是一个执行者,但是却是智慧的结晶,容易便是你的

3.各项活动都要参加,特别是大学校,让大家都记得你这张脸,有机会就会给你

4.与学校领导、各部门建立好的关系,同样情况下外出学习,长见识,或者比赛机会就多一些

5.科研成果必须有,坚持写文章,做课题,都是必须的

6.积极参评各项职称和荣誉称号,有机会就报名,一次不过至少表明态度,我努力了,我以后还会继续努力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ozh.com/question/1134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