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找老师做科研,老师直接说有个项目晚上第一次开会就让我去了,去了才发现全是硕士博士生,我该怎么做?
积极主动,不要害羞
2018年的时候我大二,同样参加了一位导师的科创项目。当时我被拉进了一个学习群,群里通知晚上开会,以为是必须要去的就赶着去了。开会地点是组里的计算机房,我是第一个来得,第二个是和我一样的科创生。
结果到了正式开会的时候,其他参会人员从隔壁研究生自习室过来。都是硕士博士研究生,当时非常尴尬,也不敢和他们打招呼只能缩在小角落里期望不被发现。
组里的二把手老师看到我们还特别惊讶😲:“哎,你们俩怎么也来了。”原来这次是一个有关python的学习课,是为了和大家说一些注意事项的。
后来我们两个科创生也参加了这个课程(免费的但是老师买课的时候花了2万),后面和老师、组里师兄的关系越来越好。经常带着我参加各类比赛、活动,获得过很多省市级乃至国家级荣誉。
所以说,见到这些硕博研究生千万不要害羞。关系熟了之后很多东西都可以直接要来参考的,像项目答辩PPT、往年学习资料、考研资料和学习经验等,肯定受益匪浅。
哈哈哈!你的问题像是脑筋急转弯。类似这个问题:
有一天,你乘坐公交车上班。当时车上和你共11人。经过第一站时,上车3人,下车1人。第二站时,上车1人,下车4人。第三站时,上车3人,下车2人。第四站时,上车2人,下车1人。请问这时,车上的司机姓啥???
下面再回答你的问题:
1.老师答应让你参加他的项目,你也乐意参与,这是双向选择,奠定了合作的前提条件,很好。
2.依据自己的现有学术基础,在力所能及下领取自己的一份任务,独立完成,当然也需要合作。
3.当然同时,也得在力所不能及的领域也要做适当的自我挑战,这样才能有大的进步。这时,一群硕博同学正是你进步拓展的很好的资源,只要你肯谦虚诚恳,他们都会帮助你的。
4.你去了,看到导师以及很多硕士博士,不该过度自卑,但要有适度的自卑,这是应该的。
5.中国有句俗话,笨鸟先飞,这句话不适合做研究的人员,真正的笨鸟先飞也没用。
6.但你肯定不是笨鸟,毕竟你至少是本科,所以你可以随时起飞的,多点勤奋和毅力,你会和硕博一样甚至超越。
7.懂得团结协作,不耻下问,也许硕博导师都是你飞翔的助力器呢。
8.量力而行,相信人天生有差异,所以接受结果,能飞多高就飞多高不必强求自己。
9.天空中曾经留下翅膀的痕迹,可是我已飞过。
10.做个有为主义者。世间几乎所有的事情,你不做就没机会成功,你做了就常常会成功。比所谓行者常至!
总之,我说的,对不对,你完全或者不完全接受,或者置若罔闻,不要让自己心太累。






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当前不少课题组中都有本科生,实际上对于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重点高校来说,本科生参与科研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而且在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当中,也有具备初步科研能力的要求,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更多的高校会为本科生参与科研提供机会。

本科生参与科研通常会配合研究生完成一些比较初级的科研任务,比如观察实验过程、完成数据采集,以及一些初步的数据整理(清洗)任务,虽然这些任务的要求并不高,但是这个过程也会积累一定的科研经验,对于后续的学习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按照历史经验来看,有不少能力较强的本科生在课题组中也会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有不少本科生基于自己的科研任务还发表了学术论文。
对于本科生来说,在进入课题组之后,应该做好三件事,其一是要清晰自己的科研任务,其二是注重交流,其三是要有自主学习计划。做科研的过程,除了要清晰自己的科研任务之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主动性,要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主动承担一部分科研任务,这样不仅会促进自己的成长,同时也会获得一定的科研资源。按照历史经验来看,能够主动承担科研任务的本科生,往往有更快的成长速度,未来的发展起点也会更高一些。
在进入课题组所在的实验室之后,一定要尽快熟悉实验室的各种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种规定,要按照规定来开展科研任务,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后,对于本科生来说,相信同课题组的师哥师姐也会尽力提供一些帮助,所以不要有太多的顾虑。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说明老师想培养你,从教学院长和导师的角度来讲,一是积极参与,向硕士和博士师兄好好学习,培养自己的兴趣,寻找自己的方向,珍惜机会!其次,主动一些,多参加团队的活动,充分利用科研资源,丰富自己的本科学习经历,提高自己的能力。
不要胆怯,有这么好的机会,应该把握机遇,虚心向师哥师姐请教,熟悉该科研环境和流程,为以后发展打好基础。
查看项目相关的论文,最近的,重要的看二百篇,与项目相关的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程序,实验操作的一系列知识、技能、要求。耐住寂寞,下苦功夫,差距明显,高人很多,要谦虚好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每个人都很忙,不一定会有人理你,要有心里准备。
我们实验室很多本科师弟师妹。
基本上就是边玩边学,上课为主。
师兄师姐不会刻意让你干活的。
但答应了的事要去做哦。
另外多动手,多动脑,培养兴趣。
具体还要经过一两年实践来说:
首先知道自己适合不适合走科研路。
然后如果做科研,喜欢做理论、实验还是工程试验呢?
最后如果以上都认可了,就培养一个自己擅长的方向吧。
记住,别耽误上课和考试哦,没有保研名额还是很气的~
说明你很优秀啊,这种考试应该跑步前进。能够被老师看中,你作为一个本科生,这是一种荣幸。其他的都是硕士生博士生,能够跟他们一起做项目,你的水平很快就超出本科的同学。
我在2020年帮助学院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之前我们学院没有重视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参加的学生很少,屈指可数,当然拿到的各个层次的项目也很少。
作为本科生,可能学的专业课和自身的能力有限,但是热情是有的,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俗称“大创”,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跟在老师后面做课题研究。一般情况下都是从老师的课题里面剥离一部分出来进行研究,同时可以申请省级重点、省级一般、校级专项等几个级别的项目,有一定的课题经费。
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大创项目的课题研究,可以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深对专业的认识。至少说巩固专业思想,这一点肯定能够达到。有事情做了,就不会无事生非。更何况需要组织自己的团队,至少说在人际交往这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学生们积极性很高,一下子我们就超过了可以获得立项的项目的总数,还要进行筛选、打磨,最终进行评议。2020年我们开启了在大创项目上最繁荣的一年,当然2021年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不断的组织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当然这个大创项目和你所说的导师的项目可能层次低一点。
实际上老师看重的是你的能力,也不可能让一个本科生在项目组里面起重要的作用,你只要跟着硕士生博士生后面打打下手,做相应的资料整理应该就可以了。至少说整个项目做下来,你对于项目从策划、撰写、修改、打磨到申报,以及如何开展项目研究的整个流程相当熟悉了。
这种体验的机会可遇不可求。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可能付出了很多,但是这是你本科阶段宝贵的财富。将来很可能就跟着老师后面硕博连读了。所以,这样的机会千万不要放过,年轻人多吃点苦,会有收获的。

恭喜这位大二学生,说明你是一个有理想,而且专业造诣较深。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我想对你说:你将在这个硕士-博士很全的团队中成长的很快。有研究发现参加过科研训练的本科生与未曾参加过科研训练的本科生在创新能力 上存在着显著优势。
首先,你的导师,是博士导师,说明他具有很好的科研能力,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有着丰富的科研经验。在你的研究工作中,他能够给出非常有价值的指导意见,让你的科研顺利,少走弯路。但是导师你见到的机会可能没有你想的那么多,因为老师有很多事情需要做,精力有限,不可能象对待小学生的模式一样来从1+1=2开始教你。他在这个团队中是指导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案,并对研究生的研究思路等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再次,博士研究生具有了很强的专业基础,并且在自己的课题内容中已经有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不仅可以为你提供大量的专业知识方面的帮助,而且会你的课题提供更加精准的建议和意见,还可以跟他们学会为人处世之风范。硕士研究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他们还需要对科研课题内容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所以,他们对于你来说帮助最大。你进入科研课题后,首先要理解课题内容。在 这个过程中,研究生就会将课题的全部内容教给你,你加深课题内容的理解,在这个过 程中,你有任何想法多和研究生交流和探讨,与研究生的科研思想接触,会让你建立起自己的科研思维,使你的建构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等得到锻炼。这些精神和能力都是其创业和就业的关键。据悉,中石化“优才计划”招聘大学优秀毕业生, 获得过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全国化工设计竞赛、“挑 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或美 国)大学生(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等竞赛一等奖及以上 奖项的应聘毕业生,经资格审查,符合优才岗位招聘条 件的,纳入优才引进范围,不用参加公司统一考试,考察 合格即可直接签约。
这是好事,“趁火上”,grasp the chance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ozh.com/question/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