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问题详情

初学毛笔书法如何做才能不走弯路?

初学毛笔书法如何做才能不走弯路?
2023-08-17

初学毛笔书法,最好就是找一位名气大一点的老师,亲手教你从头学起。如果找一个二流书法家,他自己还没学好呢,又怎能教好你呢?想学好,首先要有这方面的爱好,还要有一定的天赋,必须有一棵坚持到底的决心。成功就在前方不远处等着你。

2023-08-17

我曾当过教师,当过校长,教育局长,现在还是国省级书协会员、书画院长。我的主要任务一是抓会员提升;二是与教育部门协力抓好后备力量的教学。对初学者来说,尤其是孩子们学书法,首先要从基础抓起。什么是基础?基础就是握笔姿势,远笔方法,点画的书写,结构的应用,笔墨的选择,碑帖的选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初学者必须首先掌握这些要义技法,方可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尤其是书法是一个时间工程,没有几年或十几年乃至终身学习是练不好的。其次要选好帖终身临帖。临什么帖,先从楷还是先行草,也要因人而宜,不可一刀切。对中老年人而言,未必先从楷书开始,可以首先行草,尤其是从圣教序、兰亭序等王羲之学起。道理再简单不过了,汉字七体暨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中,楷书是较后产生的,为什么必须先从楷书入手呢?再说中老年人硬笔成形,这也为软笔结构奠定了好的基础。作为青少年学生,则应按照中小学课程标准中书法课的要求,先从楷入手,打牢楷书关。中书协主席苏士樹倡导: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就是这个道理。




2023-08-17

学习书法方法不正确特别是自学书法,是非常容易走弯路的,要避免少走弯路有两种方法,一是拜明师,二是下笨功夫。三是不能急于求成。

先说“拜明师”。这不是翰墨书道的观点,是欧阳中石在谈书法的书中说的,所谓的“明师”就是明白书法的道理的书法老师,不是那种对书法一知半解老师。明白书法的道理,就意味着具有相当大书法理论水平和对经典书法的临摹功夫,包括具备一定的书法创作能力。不具备这几点是谈不上什么名师的。那个有如此水平,起码是中书协会员了。或许有不少人提到中书协会员,往往嗤之以鼻,实际上无论如何在圈内和圈外是不一样的。或许真正有高手在民间,但毕竟是少数。最低要懂得临摹学习书的人起码要做到专精一家,如果能够遇到遍阅百家的书法家,能自然是最好不过。

二、是“下笨功夫”,为什么呢?学习书法需要临摹经典书法,经典书法的一点一画都可能是汲取了前人书法菁华的结果,我们不可能一步就可以学到那样深厚的功夫的。所以学习书法是绝对不能投机取巧的。投机取巧,骗不了别人,只能让自己误入歧途,多走弯路。笨功夫就是登登泰山十八盘的功夫,一步一个脚印,每上一步就是一重境界。如果你想跳,你的学习就会不完备,有缺少失,是在建设空中楼阁。就像绣花那样,一针不能缺,方见精细真功比如描红临摹的学习,就是笨功夫,可是我们却能够最精准的掌握书法的结构与点画位置。我们的观察力在好,毕竟会有视觉误差的,何况临摹过程中还需要心手的巧妙结合。

三是不能急于求成,因为贪多嚼不烂,甚至会敷衍了事,临摹练习不精理解不透彻。这类毛病只是一种,还有其他的问题都可能使我们走弯路,如见异思迁,学习心不专注,浅尝辄止,盲人摸象等弊病,都会让我们半途而废,误入歧途,走火入魔。

学习书法一定要得法,所谓得法就是认真阅读书法教程中的技法指南,一丝不苟的按照技法指南去临摹学习。或许会认为把字写僵化了,实际上学习书法只要恪守经典书法作品的法度,不断的艺术理论和增加文化内涵,是不需要考虑什么把字写死了的问题。把字写写死了对问题在于我们学习书法不对 对书法理论技法读帖不到位,下的功夫不够造成。方法正确,功到自然成。

优秀的楷书是不古板的,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通常情况下优秀的字帖不可能选择艺术性不高的7范字或书法家的作品做为教材的。

至于题主所谓的只要学会执笔和用笔技法就可以了,同样不对,学习书法是一个系统工程,就像我们所谓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缺一个零件都不可以的。概括起来说,学习书要掌握点画技法和结构处理技法,作品的章法技法,然后就是在专精一家之后遍阅百家了。还有就是外师造化中的心源的自我文化与品德的修炼了,这些个方方面面,缺一不可。往往大里说,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对书法有益。所以人们常说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并不是瞎说的。

学习书法,首先就是临帖,当然,临帖之前要读帖。怎么读和怎么临,是有科学的,科学的读、科学的临才能有最后好的效果。

2023-08-17

有关于初学毛笔书法如何不走弯路的问题。其实我个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路都没有绝对平直的!学书法的过程就是不断修正自己的过程,!所以有些所谓的弯路,是必须的存在

为什么这么说?你比如:孙过庭在《书谱》中有云:“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能平正,勿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说的就是学书法的过程的三个境界。学书法就是要先平正,然后险绝。最后在复归平正。缺一不可。如果你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追求所谓的个人风格,那就成了所谓的“江湖体”反过来你至知道中规中矩的描摹临帖,形成不了自己的风格,那你只能当一个书奴。所以没有平正的险绝和没有险绝的平正都是不可取的,

关于你听说的初学从行书开始练习比较好。这个观点我个人认为也有待商榷。有句俗语说的好:不懂楷书的书法家,就是书法流氓。当然比较古板的楷书肯定最好还不要学,但是千万不要学楷书,这就是不懂书法的人乱说一气。也就是说,说这话的人根本就不会写楷书,更不会写书法。为什么这么说?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段书论: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曰:“孙过庭云: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善用笔者,真草并擅。推之大小,莫不皆然。近有擅此不擅彼者,不过偏长耳。究之大字不足,小字局促,未见其尽善也。”
清包世臣《艺舟双揖·自跋草书答十二问》曰:“右军作真如草,大令作草如真,率更(欧阳询)雅有神解

这两段书论放在楷书练习上来说,都在强调一个问题,那就是楷书是行草书的基础,但是学楷书绝不是古板的描摹刻画,要追求书写性,也是就要流畅连贯。

其实楷书的书写,虽然看起来笔笔独立,但是却笔笔相连,每一个笔画都有牵丝萦带。每一个笔画的结束都是下一个笔画的开始,每一个字最后一笔的结束也是下一个字第一笔的开始。这就是所谓的做“真如草”。

关于握笔姿势的问题,在我之前的问答中我已经做了说明。大家有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去看详细的回答。在这里我简单说几句,仅供大家参考:

古人云:“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为什么说古人?因为这句话清代周星莲说此语出自欧阳修,康有为说出自苏轼。但我个人认为,此话应出自欧阳修,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嘉佑年间欧阳修官至翰林。苏轼的父亲苏洵就是得到欧阳修的举荐才得以至官,而苏轼也是欧阳修的学生。苏轼的书法很多受欧阳修书论的影响。跑题了,书归正传。

从古至今流传下来非常多的执笔方法,我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说明的了。我们总设计师邓小平曾说:”不管黑猫白猫 逮着老鼠就是好猫。“所以不管什么执笔方法,只要能把字写好的都是好方法。被启功耻笑执笔方式为”猪脚手“的何绍基,不一样也是一代宗师吗?

但是你说的笔法技法的问题,是我们学书者必须努力追求的,特别是作为初学者,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里有段话:“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所以说学书法首先学用笔。

最后对于初学者怎么去练习书法,我们来看看欧阳修是怎么做的,他在《学真草书》说:“自此以后,只日学草书,双日学真书。真书兼行,草书兼楷,十年不倦,当得其名。” 希望这段话对你会有所帮助,能让你知道在以后的练习中如可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使你更好的走好书法之路,我们一起共勉!


”永字八法“


褚遂良《倪宽赞》



松江本皇象《急就章》

2023-08-17

很多人都说学书法有捷径,而且也列出了很多的学习方法。首先这些方法并没什么大错,但是针对方向是不一样的。这些所谓的简便方法是针对书法天才的,他们一眼就明白,就理解其中的意思,进步快是在所难免的。对于爱好者和普通习书者来说,前面有很多书法的基础问题还没有搞明白,就直接介入这些方法,有点病急乱投医。所以,学书法的人要认清自己的方向,你应该学哪一个阶段,就要在哪一个阶段认真的学习,不要偏颇。严格来说,学习书法没有捷径,只有孜孜不倦的,虚心的努力钻研,才是正途。另外,就整体路径而言,终身临帖是唯一的捷径。


初学毛笔书法是不可能做到不走弯路的,就是古代著名书法家也避免不了走走弯路,因为笔法实在太难了,难就难在太容易了,人人误会、忽视,所以只有聪明好学的人可以少走点弯路,就是找到了秘诀即学书法的正确方法,才避免了南辕北辙而走上了康庄大道。

三国时代的人天天在拿毛笔写字,曹操还要召集韋诞、钟繇等人来举办书法研讨会,研究学习书法的笔法。可想而知现代人学书法会有多难!

所以不要轻信书法家和书法老师,学书法首先要搞清楚了什么是毛笔书法,什么是毛笔书写,怎样做到学书法而不是学书写,再开始学书法,才能少走点弯路,不走弯路是不可能的。

本人七、八岁时就喜欢书法,当时见到人民币上毛笔大写的壹、贰、伍、拾等字常会多看一会,十几岁后幸遇两位名师和一位书法高人,至今钻研苦学六十多年,略知一二。现在总结出书法艺术特别训练法,重在学笔法,每天只写六个大字,几个月就可以基本掌握用笔方法。

现將学书秘诀三三说公开供参考,希望真心学书法者能据此少走弯路。“三三说”是三方、三手、三笔:

一、明方向,找方法,定方位。这是认识问题。

二、限手指、松手臂、运手腕。这是运笔问题。

三、合笔法、出笔锋、极笔性。这是用锋问题。

方法简单,行之有效,有兴趣者可以一试。










2023-08-17

“初学毛笔书法如何做才能不走弯路?”根据问题的描述,我认为初学书法必须先从楷书入手,要做到不走弯路,执笔和笔法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我认为针对于不走弯路这个切实需要,首先应该是拜明师,从楷书入手,其次是不要见异思迁,最后是刻苦临帖。

所以,总结归纳起来,我认为初学不走弯路的做法第一是拜名师,第二是不要见异思迁,第三是以古为师,刻苦临帖。

第一,拜明师

书法是一门学问,它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分为理论和技法两个层面,理论和技法都是可以通过自学而达到的。

但是,针对于初学者来说必须要有一个书法道路上的领路人,那就是老师。

不过在当下,拜师现象很普遍,但是老师的水平却参差不齐,甚至是值得怀疑的,好的书法老师能给你提供扎实的技法示范和理论说教,而不好的老师则会让你陷入无边的泥潭。

当下拜师,很多都是拜名气大的老师,这当然是一种效应,然而要搞清楚他为什么名气大,是凭借实力还是其他?是真正有名还是徒有其名?这些都是初学者拜师之前需要弄清楚的。

我们拜书法老师,要拜“明师”而不是“名师”,也就是说要选择明白的老师,而不要只是名气大的老师。

“闭眼投胎睁眼投师”这句话便说明了拜师的重要性。

在书法史上,便有许多拜明师的典范。

书圣王羲之拜拜卫夫人为师,卫夫人传授与他《笔阵图》,使王羲之明白学习书法就像布阵一般,方能领悟书中三昧。
[王羲之书法]

颜真卿早年学习徐浩书法,后来又跟随张旭学习书法,张旭对于楷则的领悟使颜真卿从中大受益处,对颜真卿的笔意变化也有很大影响,张旭还把《草书十二意》授予颜真卿,这两位书法家以其不同的方式再次显现了大唐帝国雄浑博大的气度。

从王羲之拜卫夫人,颜真卿拜张旭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初学者拜师的重要性,如果王羲之,颜真卿没有拜明白的老师,王羲之会成为千古书圣吗?还会有“与山无极”的颜体吗?

而对于书法明师的标准,著名书法家田蕴章老师则引用苏东坡的论断说:“好的书法老师要了然于心,了然于口,了然于手。”也就是说好的老师一定是胸有成竹的,一定是能娓娓道来的,一定是功力扎实的,三者缺一不可!
[田蕴章书法]

所以,初学者学习书法想要不走弯路第一步就是拜明白的老师。

第二,楷书入手,学从规矩

在问题的描述中,题主提到一些人不主张从楷书入手,而主张从行草书入手。

我觉得这就是学习书法最大的弯路。我历来主张楷行草是相互联系,相互关联的书体,如果楷书基础不牢,那么行草书则显得荒浮而不稳重,如果行草书不好,楷书则显的死板呆滞。这也就是苏轼所说的:“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然而学书必须从“严重”入手,学从规矩。

在这方面清代朱履贞在《学书捷要》里说得很明白:

学书未有不从规矩而入,亦未有不从规矩而出。所谓因筌得鱼,得鱼忘筌。

而楷书则无疑是学从规矩的典范了。

但是楷行草虽联系密切,但学习却有先后,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应该先从楷书入手,才能避免不走弯路。



[欧颜柳赵楷书,法度严谨,从楷入手,学从规矩]

十多年前,报纸上报道了一个十多岁学习书法就开始学习草书,而且是狂草,双手执笔,龙飞凤舞,试问而今安在哉?

姜夔曾说:“真贵方,草贵圆。”试问,如果没有真书的方正,怎能产生草书的圆熟呢?

宋代大书法家苏东坡也论到学书的先后顺序:

“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

这句话说得极为恰当,学习书法就像学习走路,必然是先能站立起来,然后才是走和跑,而学好了楷书,无疑就是站起来了。

所以说,初学者学习书法要想避免弯路,就不应该人云亦云,而是应该看看古人对于学书的经验,从中发现规律,才能知道自己该从哪里入手,而往往一上来就想龙飞凤舞,不从楷书的法则入手,那么无疑就会走弯路了。

第三,不要见异思迁

初学者学习书法,往往对于书法没有确切的概念,没有形成自己对于书法的审美观念,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学习书法。

而这种做法往往导致见异思迁,走了不少弯路,最后一事无成,当代著名书法家卢中南先生一生追寻欧阳询楷书,虽不断兼学,但总是以欧字为主心骨,所以在学习书法的时候最好确立一个主心骨,就好比一课大树,细枝末节可以起起落落,但是树干却屹立不倒,这样才能经得起考验和磨练。

同样是当代著名的书法家田英章先生,从小在父辈的指导下学习书法,虽临习过颜刘赵,但一经确立了以欧体为终身追求目标,便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在今天才成为享誉书坛的楷书名家。
[田英章书法]

倘若在书法学习上,见异思迁,今天学颜体,明天又学赵体,这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对整个书法学习生涯也是极为不利的。

赵孟頫说:

得古刻数行,专心临之,便可名世。

这说明学书要专一,贵精不贵多,倘若见异思迁,今换明改,那就不是走弯路的问题了,而是走错路的问题了。

第四,以古为师,刻苦临帖

以我个人的所见所感,初学者学习毛笔书法,不可学今人的书法,因为今人的书法也是从古人那里学来的,况且已经有了个人的习气成分,既然我们现在认为今人的书法还没有超越古人,那么我们就应该以古为师。

唐太宗李世民书法取法王羲之,并且对王羲之书法情有独钟,他在学习书法方面倡导:“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次。”这说明学习书法取法越高,起点也就越高,倘以今人书法为尊,则是取法乎下了。
[唐太宗书法作品《温泉铭》]

清代书家秦祖就强调:

书不师古,如夜行无烛。

这说明学习书法以古为师是多么重要的事。

学习今人书法,即使学得再像也无益,就像画坛巨匠齐白石说的那样:“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除了以古为师之外,临帖也是初学者容易走弯路的关键环节。

初学者写字,往往不喜欢临帖或者忍受不了临帖之苦,往往习惯“信笔而书,聚墨成形。”这对于书法来说,是毫无意义的。

学书者,既知用笔之诀,尤须博观古帖,于结构布置,行间疏密,照应起伏,正变巧拙,无不默识于心,务使下笔之际,无一点一画,不自法帖中来,然后能成家数。 ——清冯武《书法正传》

这是清代书法理论家冯武的一段论述,他认为一笔一画都要从字帖中来,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句良言。

世间没有无师自通的技艺,书法也是如此,书法是学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更不是创出来的,书法是需要临帖的。

孙过庭说:“盖有学而不能,未有不学而能者也。”

这也说明了临帖的必要性。

启功先生是当代书法大家,他的一生在临帖上可谓用功颇深,在他生病住院期间,他仍然在看柳公权的楷书,这说明启功先生写了一辈子的字,面对经典,他依然觉得还有可学之处,这说明临帖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一个书法家终生的事,老一辈书法家经常说:“什么叫做会写字了?当你放下字帖就不会写了才算会写字了。”这句话虽然理解起来有难度,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懂得其中奥妙,但初学者应该把临帖放在第一位却是不争的事实。
[启功书法]

而在临帖中,初学者出于避免走弯路的想法,则应该沉下心来,认真临帖,在笔法,结构方面老老实实下一番功夫,如此才能学有所成。

所以,通过以上所说,总结起来初学者不走弯路的学习方法是:拜明师,从楷书入手,持之以恒不见异思迁,以古为法,坚持临帖。如果初学者做到了这几点,那么自然就不会走弯路而能走上书法学习的正路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欢迎留言评论,感谢关注!

初学毛笔书法如何做才能不走弯路,我这里有个指导秘籍,是一个一辈子从事书法教学的教授总结出来的,从未公开发表过,只在给学生上课时讲习,但愿我公开后莫招致攻击。第一步,赏字成形,心有规范。就是要把好字先牢牢记在心里;第二步,控笔成形,牢而有力。就是行笔稳当好管笔画;第三步,心有方圆,字存根骨。就是落笔位置写字范围笔画粗细做到心中有数;第四步,行笔看峰,起收酌情。就是讲毛笔写字的规矩和注意事项;第五步,写字在手,成字在心。就是讲写好毛笔字必须心神合一,手脑合一,形影合一。教授讲的这些让学习的人不但没走弯路而且都进步很快,为练字的人布局谋篇写出一笔漂亮的书法作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23-08-17

弯路是什么,是过程。我们就是在弯路中享受书法带来的乐趣,如同旅游,一路走一路看,越是曲折之处,风景越是独特,设想被导游直接带到景点处还有什么心情与乐趣 可言。劝你找老师的都是旅行社[捂脸],因为书法最好的老师就是字帖,艺术不是教出来的,是天赋加勤奋,老师只能告诉你技术层面的东西,而且你也不可能全都接受,因为你,字贴,现代的老师三位永远无法一体。尤其是网上教学,收费永远是目的,告诉你的大都是这粗,那细,明眼人都能看到的东西,用教吗?书法的最高境界他能告诉你吗,即便想告诉你,估计他自己也无法说清楚,中国传统的文化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学书法就如同学佛法,念经是你的日课,顿悟要看机缘。但如果一心向佛,就不能心存机缘,一心念好经就是机缘。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ozh.com/question/1121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