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通过这件事,真的说明寒门难出贵子吗?
对于一个农民的孩子而言,考上大学无疑是最佳出路。
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十二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能够考上大学,将来找份体面的工作,让父母也能过上好日子。
当然,高考的竞争是激烈的,并不是谁都能考上大学的,如果考不上,也只能复读了。
但对于有些贫穷的农民而言,复读的费用是难以承担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也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了······
不禁有人感慨:“寒门再难出贵子!”
难道寒门真的难再出贵子了吗?我们先从“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这件事说起。
事件概要
【何时】近日
【何地】山东省聊城市冠县
【何人】陈秋媛,顶替者(冠县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
【何事】高考落榜后,她就外出打工,但受到学历影响,一直找不到好工作,于是就决定报考成人教育学校,圆自己16年前的大学梦。
然而“无巧不成书”,当她报名时,却发现自己已经在山东理工大学毕业了,学信网上也有她的身份信息,只不过照片不是她,而是另有其人。
很明显,这是有人顶替她上了大学,得知真相的陈秋媛,伤心不已,决定要将此事弄清楚。
【何果】山东理工大学及时注销了“顶替者”的学历;顶替者已被停职;案件进一步调查中······
顶替陈秋媛,是随机行为?还是另有预谋?
陈秋媛出身贫寒,父母供她上大学不容易,因而她倍加用功学习。
但就是这样,仍然改变不了命运的安排,高考结束后,她的身份被人盗用,她的大学被人顶替,考上大学的她,却落榜了,胜利的果实被她人窃取了。
这时,不禁有人在想,究竟是什么样人家的孩子顶替的呢?
老穆认为,此事必牵涉到许多人,所以一时半会难以出结果,但老穆心中还有几个疑惑,如下:
【1】顶替者家庭为何选择贫寒家庭的陈秋媛,而不是家庭相对较好的孩子?
难道是考虑到她的家庭贫寒,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无权无势,想不到调查此事?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太可怕了,说明此事早有预谋,顶替前还进行了一番家庭调查。
【2】顶替者家庭为何选择只考上专科的陈秋媛,而不是本科的其他人?
按常理,顶替者家庭应该首选考入本科的孩子,为何单单选择专科的陈秋媛呢?
难道是怕考入本科的孩子会复查成绩?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真的是有预谋了。
“世间自有公道”,相信此事很快就会有结果了,让我们拭目以待!
寒门再难出贵子?
不少人在看了陈秋媛的事例后,不禁感慨:“寒门再难出贵子!”
难道寒门真的难再出贵子了吗?
【赞成者观点】
①寒门学子所在学校的教学质量难以与有钱人家的孩子所在学校相比,所以起跑线就输了。
②寒门学子的学习资料特别少,难以与有钱人家的孩子相比。
③寒门学子没有钱去补课,而有钱人家的孩子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去补课。
【反对者观点】
①寒门学子虽然所在学校教学质量一般,但“勤能补拙”,只要能考入好高中,就能获得相对优质教学资源。
这也是为什么寒门子弟步入高中后,成绩突飞猛进的原因。
反观那些靠补课进入高中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差,学习自律性差,真的难以与寒门子弟相比。
②寒门学子学习资料虽然特别少,但小学和初中知识相对简单,缺的是钻研精神,只要刻苦,就能学好。
③寒门子弟虽然没钱去补课,但这样恰能锻炼他们独自思考、认真钻研的能力,有利于今后考入好大学。
比如去年以713分考入清华大学的林万东,他就出身贫寒,在一个小山村长大,高考录取通知书下来时,他还在工地上搬砖······
【老穆观点】
说句实话,倘若从整体来看,农村孩子考入重点大学的人数还是小于城市孩子的。
但这并不阻碍寒门学子成为优秀的人才。
如今,互联网发达了,农村孩子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了,作为新农村的孩子,他们的学习条件必然得到较大改善,这是利好消息。
所以老穆认为,寒门还是可以再出贵子的!
结束语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总会到来。”
老穆坚信,陈秋媛这个案件肯定会查个水落石出的,法律会给陈秋媛一个交代,顶替者也会给陈秋媛一个道歉。
老穆还相信,这样的事件只是个例,并不具有普遍性,教育公平是毋庸置疑的!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
这件事情最近确实闹的挺大,具体事情如下
山东一名女子,陈某一直没有上过大学,近日她在准备报考曲阜市师范学院时,无意间登录学信网,竟然发现自己已经被上了大学。
虽然上面身份证及学籍信息都显示那个人是自己,但照片却是另外一名女子,此时,陈某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被人冒名顶替上了大学。
引起网络热议后,官方介入调查
女子被冒名顶替的事件暴露出来后,在网络上掀起了热烈的讨论,有同情陈某的,也有批评顶替者的,还有的网友扒出顶替者的职业和信息,进行谴责。
如今,当地官方已经介入调查,顶替者所毕业的学校也宣布进行调查,最终肯定会还被顶替者陈某一个公道。
顶替者如今现状
现在,顶替者的身份已经查明,顶替事实已经基本确认。据了解,顶替者在2004年顶替陈某身份进入山东理工大学专科学习,然后在2007年毕业。
有了大学生的身份,顶替者现在据网友报道,已经在当地乡政府工作,应该是公务员了,过着让人羡慕的生活。而被顶替者陈某现在还在到处打工,两个人的生活天上地下。
不过据说,现在事情暴露后,顶替者的学籍已经被注销,工作应该也保不住了,也算罪有应得。
寒门真的难出贵子吗?
人们之所以这么问,原因是被顶替者陈某是一个农家子女,而顶替者是城市子女,按照她有能力搞定所有高考及大学顶替,再到最后得到好工作事宜,家庭条件应该不错。
我觉得这样的事情也是小概率事件,并不能说寒们难出贵子。现实中,很多来自清贫家庭的孩子,通过自己努力上了好大学,最后找到好工作,这样的才是大部分人的情况。
沧海答题感悟
通过这件事,我并不认为所谓的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说法,我认为大多数人都是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改变自己,成为贵子的。
不过有一点也不可否认,现在家庭好的孩子进入重点和名牌大学的概率越来越大了。原因也很简单,他们有能力花钱去参加各种培训,购买大量的学习资料。尤其是英语,他们还可以让孩子参加国际夏令营,请外教,大幅度提升英语成绩。
寒门子弟或许考上好大学比以前更难,但并不意味着寒门再难出贵子。
农家女的悲剧
2004年,正是中国人民幸福感最强的年代之一,收入虽然不多,房价却也不高,生活充满希望。1984年出生的山东冠县女孩陈秋媛,正是我的同龄人,怀揣着读书改变命运的梦想,参加当年的高考,分数是546分,虽然只达到了专科录取线,但是她还是填报了山东理工大学的专科专业。迟迟没有等到录取通知书,她不得不碾转各地,在餐馆当服务员。
16年之后,怀揣着大学梦想的陈秋媛,打算报考曲阜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报名期间,她发现自己在学信网上竟然已经有了大学毕业证书。
接到陈秋媛举报之后,山东理工大学通报即将取消冒名顶替者的学籍。在人民日报的关注下,山东省教育厅表示即将彻查到底。然而,陈秋媛被顶替的人生却再也回不来了。
社会越稳定,阶层越固化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发,国家开始富强,人民变得富裕,社会也变得更加稳定。然而社会的稳定,也意味着阶层的固化。我们的教育也渐渐的变得越来越像美国。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精英阶层买的都是学区房,孩子上的都是私立学校,在课外父母花费大量的金钱,让孩子参加各类培训班,也跟公立学校的普通孩子拉开了差距。
随着我们城市化的进程,人才和教育资源也逐渐向一线二线大城市集中,孩子们之间学习的差距也越来越大。甚至同样在一线城市,私立学校的家长一年可以花费几十万元,公立差校虽然不用花钱,但考试成绩却会被私立校秒杀。
几个月前,《到华二读初中,你真的想好了吗?》火遍全网,上华二的孩子可以去迪斯尼体验童年,去大剧院提高素养,去音乐厅享受生活,而这些高大上的教育课程,并不是一般的家长可以负担得起。
在我读书的那个年代,班上只有成绩不好的同学才需要补课,教育上面花费最大的,无非是几十块钱就可以买到的课外书。而现在的孩子,学英语在全外教的辅导机构,学数学,在坐拥大量名校毕业生的学而思,单单靠自己学习已经赶不上时代了。
时代在变革,寒门还能出贵子
当前世界正处在信息革命的进程中,高考也不在是一考定终生,科技的发展造成不断有旧的职业被淘汰,新的职业顶上来。
比如薇娅、李佳琦、李子柒等等带货网红,他们都没有什么高贵的出身,只因为适应了潮流的发展,一样也在社会上立足,并且提升了自己的阶层。
社会进步也让学习随时都可以进行的,就比如被顶替人生的陈秋媛,她正是在16年以后打算圆自己的大学梦想时才发现被别人冒名顶替。
寒门学子,并不意味着没法跟富裕阶层竞争,也不会因为教育上的短板被固化阶层。美好的生活,永远都对每一个人敞开大门。
最后:对被人顶替的农家女深表同情,也期望她能早日走出阴影,毕竟生活还要继续,而冒名顶替她的人终究法网难逃,善恶有报!寒门学子也要始终心怀希望,我们不能选择出身,但依旧可以拥抱努力!
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确实令人愤怒与虐心,这一事件让无数与农家女一样生活在社会底层无权无钱无势但又渴望改变命运的人深受打击。但毕意这只是个别现象,是掩盖在公平正义清明的社会风气之下的几粒老鼠屎。我们生长在一个崇尚奋斗的时代,只要你肯努力寒门一定能出贵子。
通过高考选拔人才,通过高考改变命运,这是无数寒门学子逆袭的第一步。当今社会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均衡、贫富差距等原因,高端的教育、优质的教育资源仍然掌握在中上层家庭手里,所以这些家庭更能孵化出精英。寒门学子输在起跑线上,要想突破阶层的壁垒成功逆袭需要更多的努力与坚持。
父母与家庭我们无法选择,作为寒门学子注定求学之路、就业之路会更加艰辛,但只要个人足够努力,寒门学子同样能凭着自己的刻苦、坚韧与聪慧,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佼佼者,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个世界有一种普通大众的痛,不是贫苦,而是身处底层想要突出重围时遭受的歧视,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正好戳中了许多人内心的痛点。但我们不能一叶障目,寒门出贵子的事例很多很多,这个社会给每个人都提供了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
你认同我的观点吗?欢迎留言。
谢邀,看到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这件事,心中真是感到丝丝的凉意。
通这件事情可以看到权利被别有用的人滥用后,我们普通人无力反抗的不堪后果。
事情的起源是这样的,农家女高考落榜后,她只有出门去别的地方打工,但一直受到没有学历的影响,找不到好工作也没有好的收入,为了以后有个好的发展前途,她就决定人生再拼搏一把,于是她就报考了成人教育学校,想圆一下自己16年前没有上成的大学梦。
可是当她按照既定的程序报名时,却发现自己已经在山东理工大学毕业了,学信网上也有她的身份信息,只不过照片不是她,而是另有其人。
这一下子,她就蒙了,最后才明白过来,她被人顶替上了大学,得知真相的她,伤心不已,决定要将此事弄清楚。
看到事情的起末,让我想到我们作为普通人特别是无权无钱的农村人的悲哀,有时候不是不想反抗,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发生了什么。
如果她不去报考成人大学,可能这一生她都不会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而她的这一生,却会因这件事情而发生很大的改变。
众所周知,以前是科举考试现在是高考制度,一直被认为是最公平的一种国家选拔人才的方式,虽然它也有很多的弊端,但是总体来说,它还是公平公正的,也是国家为了防止阶级固化而采取的一种方式。
可是这种方式一定要有严格的监督体系来操作,有些权力的滥用者,他们在大中小城市里可能实施的机会不大,于是,他们就把罪恶的手伸向了农村,想想农村的孩子也是不易,本来教育资源就严重的倾斜,却还要承担苦读十年被人冒名顶替的后果,虽说,这种现象是少数,但是,谁如果摊上这件事,就完全改变了她的一生。
所以,不是农村再很难出贵子,是如果权力不被严格的制约,是很难出贵子了,但是我相信我们国家我们相关的部门,会对这件事情进行严肃的处理,也会还公众一个合理的解释。
“山东聊城农家女陈某16年前被人冒名顶替上大学”是这几天的热点新闻,提出这个问题,证明你也关注过,而且还在思考,不过你的思维跑偏了:“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事只能证明某些有权之人利用了手中权利为自己或身边人谋了私利,并不能代表寒门再难出贵子。
据最新消息,那个冒名顶替的女子如今已经被停职,等待她的可能是被起诉与被审判,我们相信正义虽然偶有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但是“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提法,是人们面对许许多多家境一般,既缺乏坚定的奋斗目标、不思进取、吃不了苦受不了罪,又沉溺在被爹娘宠溺无边的状态中的的孩子,而生发的感叹。阻碍这些人晋升之路的不是外在环境的逼迫与欺压,而是缺乏内在奋发的原生动力。
可以直言不讳地说,有一批农二代、农民工二代,小小年龄既不愿刻苦读书、也不愿认真工作;只愿躲在爹妈的羽翼之下,敲骨吸髓,变成巨婴。
而许许多多的星二代、企业家二代,反而无比自觉与自律,本身可以依仗父母,但偏不,他们既吃的学习苦、有吃的磨炼之苦,借助个人努力与手头资源,早早在学识、修养;眼界与能力各个方面占居高位。
所以,别将寒门难出贵子错误归因,“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与之没有直接原因。要想突破阶层壁垒,需要的是寒门孩子有强烈成功的欲望与为此而做出的实实在在的努力与奋斗。至少,从沉迷手游开是。
寒门不难出贵子,难得是人心!山东一个贫困女孩陈春秀,在查询学历时,发现自己居然被人冒名顶替上了大学。而且这个大学,可不是花钱就能上的学校。她当时考上的大学还是所一本,也就是重点大学。
原生家庭确实很重要
被人抢走了学历,就好比是被人抢走了一半的人生。也有人在这件事上看出了一丝悲观色彩,不得不承认,有钱人确实可以借助自己的关系,通过某些方式走后门,而贫穷家庭的孩子只能忍气吞声。
陈春秀的父亲在采访中也十分无奈,说如果不是那些人知道了自己没本事,是个“怂人”,女儿就不会被欺负。
有资源有权利的人,确实能够比平民家里的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先不说通过这种非法途径钻空子的人,光是那些从小开始接受素质教育开始上兴趣班的孩子,就已经比农村满地跑的留守儿童有提前发展的捷径了。
努力任然可以出头
但是这种捷径领先的路程也并不多,毕竟孩子本身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还是要看他自己。家长能在旁边做的只是一个辅助作用,豪门中拿金钱堆出来的孩子,也有扶不上墙的下一代。而贫寒家庭中,也有通过不断努力,走出山沟的寒门学子。
这个问题的根本,其实还是贫富差距。但是,随着扶贫工作的推进,教育扶贫也逐渐落实,越来越多的寒门学子,能够通过读书这条路,走出一个别样的美好人生。
对于收入差距的存在,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不能过于悲观。富人的钱也是一点一点挣回来的,我们始终要相信“越努力,越幸运。”
寒门不难出贵子
如果真相信了“寒门难出贵子”这种话,那这就是对教育的不信任。我们在几百年前就有科举考试,涌现出一大批跨越阶层的学子。而几百年后的现代社会,我们的未来,又怎么可能被“寒门”“贵门”所决定?
再怎么说,“贵门”的前几辈人,也都是白手起家的老百姓。虽然这个富裕的人,确实能有很多便利的途径,但钱并不是万能的,钱也买不来一个人头脑里面的知识,更买不来人这辈子的发展。
陈春秀是一个受害者,窃取她人生的“小偷”,一定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赔偿不能弥补陈春秀这些年的委屈苦楚,人们在这个事情上所爆发出来的情绪,不只是在同情陈春秀,也是在反对这一句“寒门难出贵子” 。
老于一直认为高考应该是最公平的一场竞争游戏,能者上庸者下,高考分数真的是拼自己的综合实力的,可惜的是现在陆续披露出好多在高考中作弊窃取冒名顶替现象,当然这仅仅是个别现象,不会影响高考的公平性。
寒窗苦读10年,只为高考那两天,作为农家子弟的老于当年参加高考前,老师就天天灌输高考分重要性,因为只有高考才能够让自己摆脱农村,能够去大城市去求学,为自己的将来寻找一条人生之路,所以我们那个时候都是拼命去学习的,因为你别无选择。
冒名顶替上大学在每年几百万高考来说,显而是个别案例,但就是这个别案例却影响着高考的公平性,苦读10年成果让别人通过不法手段窃取,这确实是人生的悲剧,好在现在及时发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深挖背后牵扯的人,给大众一个满意答复。
我们不能因为影响高考纯洁的个别案例就质疑高考的公平性,随着技术科技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过去潜藏的不可告人的秘密将被揭露出来,同样也会给受害者找回被窃取的成果。
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女孩来说,高考绝对是靠自己改写命运的一次机会,是一次没有贫富之分的竞争,被冒名顶替了上大学,就意味着被改写了命运轨迹,但不能一言定论。寒门不是难出贵子,而是寒门贵子难。
我们先回顾一下事件:
地点:山东省聊城市冠县
人物:陈秋媛和顶替者(冠县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
事件:陈秋媛在报考成人教育学校时,发现自己已经在山东理工大学毕业了,学信网上有身份信息,但照片却不是她,而是另有其人。
这是有人顶替她上了大学,得知真相的陈秋媛在伤心之余,决定要将此事弄清楚给自己一个交待。
结果:顶替者被找到并被停职,山东理工大学也及时注销了“顶替者”的学历;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冒名顶替是个案
16年前因信息不发达所以会出现此问题,但现在考试成绩,学藉信息全部透明,大部分农村网络也很发达,所以只是那时候的个案。
部分人的违法乱纪,暗箱操作,不能影响高考的公平公正。
寒门贵子难
寒门之子,在小学、初中阶段所得的教育资源可能有限,眼界也没有多宽广,所见世面也少。但正因如此,他们多的是更加刻苦、专注,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遇到难题能自己解决。
到了高中或更高学府,教育资源共享,许多寒门之子就会脱颖而出。寒门之子更懂得珍惜与坚持。迎难而上的品格也很可贵。
寒门贵子也有机会
现在,各行各业许多优秀人才都出自寒门。我们熟知的刘强东、潘石屹、马云、王传福等等。他们也同样出身寒门,但通过自己的奋斗也一样在各自的领域成为佼佼者。
总之,寒门难出贵子有些片面,但是对寒门之子境遇的感叹和怜悯。
被冒名顶替始终是过去少部分
不得不说,这事,放在谁身上,都会觉得难受,自己寒窗苦读多年,然而最终却成全得是别人。
如果不是农家女因为自己想报考成人大学,曲阜市师范学院,登陆了学信网,发现自己居然已经大学毕业,而身份证,学籍信息都是自己,照片是别人,恐怕还真不知道,原来别人居然顶替了她上学,而且如今顶替的人已经是公务员了,而她还是一个打工妹。
不得不说,这的确很惨,但是客观说,这就是少部分,尤其现在学信网,个人信息登记已经非常普及了,所以并不能由个案衍生出,豪门难出贵子
时代一粒尘,落别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冒名顶替她人上学,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媒体报道这样得事情。
尤其当年闹的沸沸扬扬的09年罗彩霞事件,当时教育部,曾经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查清楚被冒名顶替他人上学事情。
而根据媒体报道,就有高校被清退的假学生就达300多人。可见当年利用信息不对称,不够公开的漏洞,进行这样操作的,的确很多。
你可以说这是因为时代局限,但是可以说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悲剧,甚至是一连串的不负责,腐败。
因此,概率上这的确是个例,但是实际上这样的个例压垮的就是别人得一生。
尤其媒体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农家女的确是家庭非常贫困,典型得家徒四壁
寒门的确难处贵子,主要是因为资源的不同
如今寒门难出贵子,是绝对的事实,但并不是说寒门容易被他人替代上学。
而是如今教育资源稀缺,有钱人家得孩子就是可以从小接受更好的教育,可以读更好的学校,遇见更好的老师,上昂贵的辅导班,甚至请私教补课。某种程度就是可以在高考上容易优胜别人。
早知道,好的学校,很多时候意味着是学区房,就这一条,就可以扼杀了不少寒门。
不过这是事实,但也并不是就给所有寒门读书得人就泼冷水,让你们认命。
我自己也是从小到大,普通学校读书,遇见的也是很普通得老师,也没怎么上不一般,虽然现在谈不上成功,但是好歹也读了大学,有了工作。
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出生,也抱怨不了爹妈,所以坦然接受,然后努力拼搏吧。人生还是有很多可能性的。
人只有先努力,才能谈机会。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ozh.com/question/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