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问题详情

在新的一年里,到底是备考建造师好,还是备考造价师好?

在新的一年里,到底是备考建造师好,还是备考造价师好?
这其实是一个几乎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得结合你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今后你的职业发展规划的定位,自身爱好以及你对证书的理解和态度。
确实,目前在工程建设领域工作,除非你是投资方或者老板,没有几本证书,在职场中想要获得高薪,想要得到更高阶的发展,很难!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曾经有人提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非得要由是否取得证书来评判某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呢?没有证书的人不见得工作能力差,相反有证书的人看起来,说得头头是道,但到了工地现场后,开始解决实际问题起来,就啥都不明白了。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了?
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千篇一律的:工程领域从业人员那么多,不以这种方式优胜劣汰,又有什么办法来选拔人才呢?
事实上,证书本身只是一张纸,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持证人利用证书的从业资格优势,进一步发挥其个人价值罢了,证书本身并没有把人的工作能力做高下之分。
也就地说,有证书的人与没有证书的人区别在于,有证书的人,可以借助证书的价值去做更多有利于自身成长的事情,比如准入类证书。绝不仅仅只是提高薪资待遇这一狭隘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建造师和造价师,两者均是准入类执业资格证书,怎么选?对于热衷于讨论哪一个更具有价值的人,其实完全可以从自身出发来衡量,我谈谈我个人的想法(仅作参考):
1、从自身工作的环境出发:如果你身处施工单位并且长期奋战在施工现场一线,可考虑建造师证,它可有帮助你上升到项目经理或更高一级的职位,当然得参考你单位的岗位说明书。
但如果你身处咨询单位,造价工程师证书无异于首选目标。
2、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定位以及证书的理解:如果你的梦想是,以后再也不到工地上来了,需要快速逃离工地,取得造价工程师证书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不是建造师考试。
说到建造师考试,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人报考建造的原因竟然是为了尽快脱离工地!这是对建造师考试目的出现了重大理解偏差。本来建造师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能进入工地,如果你把它用来作为逃离工地的工具,显然就南辕北辙了。
还有人把建造师考试作为一种检验自身应试能力的工具。其实,从每年报考的数据上可以看出,每个专业的通过率都是有限的。抱有这种思想来参加考试的人,通常都是传说中的学霸。
对于这类人,我个人建议可参加建筑工程师、结构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律师等其他执业资格考试,把更多有限的资源留给真正想要在工地上建功立业的同行。
造价工程师考试,有人可能会不屑一顾(至少八年前的我是这样认为的),认为是纸上谈兵,真正的利润还是应该干出来。
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是一种职业偏见。所有工程上的问题,到最后终将转移为资金或成本上的博弈,与你怎么组织、怎么管理、怎么协调息息相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还是建议你如果精力和时间都很允许,不妨同时持有造价师证和建造师证。
做工程造价需要储备大量的施工工序、工艺、材料、识图、算量、计价能力,而这些基本能力也是你基本功的支撑,相比于建造师考试,造价工程师考试的知识体系则要更加充实和完整。
3、建造师和造价师这两类证书最大的弊病和特点是外行人都可以通过听课和做题取得证书,甚至不乏有两证齐全的外行人,这说明实操类知识没有考点,这也是证书价值受到的最大质疑,不然也不会有本文开头所提到的问题。
其实,施工现场其实现成的案例很多,都可用来作为考题。就拿目前大家都比较关注的话题来出题:年前如果遭遇到农民工讨薪事件,项目经理应该怎么应对?具体的工作程序有哪几点?考试人可根据背景和知识储备,来自由发挥。比如:
(1)核对了工人工资(材料款、设备租赁费)发放时间、金额是否与合同约定相符?
(2)了解事件的起因等细节;
(3)协商解决事件的方法和过程;
(4)上报解决事件的程序;
而造价工程师遭遇到此类事件的处理方法:
(1)协助项目负责人核对所涉及的金额、工程量、合同条款等;
(2)为项目负责人提供已知真实数据;
(3)预测事件发生后的N种可能后果及产生影响;
(4)参与事件的解决,提出建设性意见等。
你看!这种案例分析题是不是很接地气?我想一个连工地大门都没进过的外行人,是绝对编不出如此具体、详细的解决方案。已经进入到管理层面的深层次,这样的证书含金量也会大大提升。
最后,用一句话来结束本文:让外行人考不过的证书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证书。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ozh.com/question/2816

相关问题